第(2/3)页 做生意、搞企业也是如此,决不能满足现状,要有更大的目标和动力。 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结果会是:开一间小店,做了五十年还会是一个小店,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维持生计;创办一个小公司,混到十年就关门倒闭;开一个小厂,不到五年就成为废弃的厂房。 缺少远大目标,事业注定无法持续下去,短命的结果似乎将是注定的。 相反,有远大目标的企业,在经营中会创造“第二次高峰”、“第三次高峰”乃至更多次辉煌。 几十年后,小店会变成大百货商场,小工厂会变成大企业集团,小公司会变成巨无霸上市公司。 远大的志向会鞭策创业者自始至终不断努力,摒弃别人的冷嘲热讽,斗志昂扬地坚定必胜的信念,学习有用的新东西,不断地去调查、分析和研究市场和项目,不断地去挖掘和寻找创业资源,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和规模,这样一来账面上的数字也就能不断地增多再增多,成功将会成为一种习惯! 保持永不满足的进取心 耐克公司曾经拍摄过以体育明星为主角的一辑广告,广告中的著名体育明星,分别化身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两个“我”一边走一边针锋相对地对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两个刘翔之间的对话: “昨天的刘翔”说:“我已经是奥运会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犯不着那么辛苦地训练,我要多休息一下!” “今天的刘翔”反驳说:“我相信这还不是我的全部,我很年轻,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能创造新的纪录。 你怕辛苦就干脆留在这儿吧,2008年北京,我自己一个人去!” 之后“今天的刘翔”继续训练,起跑线上一跃而出,屏幕上打出了一段宣传语:“告别,昨天的我!” 没错,告别昨天的辉煌,从零开始做出更大的成绩!想要事业有所突破,你必须先对过去的一切说再见,尤其是那些让你引以为荣的东西。 迈克尔·乔丹在职业生涯三夺总冠军之后,曾经远离篮球18个月,投身于棒球场上。 但是心底里对于篮球的喜爱,使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全世界:“我回来了。” 此时的乔丹身材发福走样、球技变得生疏,身上的号码也由原来的“23号”变为“45号”,更糟糕的是,在乔丹复出后的首个赛季,他所率领的公牛队便惨败在魔术队手下,无缘总决赛。 人们对乔丹的批评甚嚣尘上,对他的期望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这样一来,乔丹反而没有了心理包袱。 他在失败后信心十足、斗志百倍,因为他有了新的目标:创造曾经的辉煌,做回曾经更好的自己!之后的三年,乔丹率领公牛队再次续写了辉煌,不仅重新证明了自己,还实现了第二个“三连冠”的目标。 上学时,考完试以后你会兴冲冲地跑回家,拿着自我感觉良好的成绩单向父母邀功请赏。 本来你期望得到表扬,谁知道父亲冷漠地说“还好,比上一次有进步”,母亲更是挑剔地询问“班级的第一名考多少分呀? 年级组的第一名多少分呀?” 这个时候,你可能很郁闷地说:“我考进了全班前三名、全年级前十名,你们还要我怎样? 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 我是我,人家是人家!” 自打我们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一个竞争的世界。 竞争无处不在,要想生存得好、发展得快、爬得更高,你就要多跟别人比较,特别与那些比你强的高手比。 五十年前的百米纪录是10秒,再看看今天鲍威尔的978秒,你会发现当时的世界冠军,今天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比较得出的差距,哪怕只有不到01秒的区别。 正是由于比较,人类才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门槛,实现了“更快”的目标。 经过比较,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你与那些商界高手、业内霸主的差距也并非只是毫厘之间。 这样一来,你满脑子浮躁的想法就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要比他更强”的心态,这种进取的心态会激励你做到更好、变得更强、不断追求卓越。 把握时机,切忌盲目做大 培根曾经说过:“机会老人总是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第一下抓不住,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 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你选择发展的时机不对,不仅会白白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在企业真正有实力发展的时候无能为力。 广东中山古镇有一家知名的灯具厂,打算在湖南地区寻找一家合作企业,作为其产品的区域总代理。 湖南许多有实力的厂商,纷纷瞄准了这次不错的商机,大家各显神通都想尽力拿到这个合作项目。 结果出人意料,这个项目竟然被一个刚入行的小公司拿下。 这家小公司虽然实力不强,但却拥有丰富的人脉关系,公司老板与广东灯具厂老板私交不错,最终他凭借感情加利益,争取到了这次合作机会。 不过,商场上说到底讲究的还是实力,没有金刚钻却硬揽瓷器活,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那家湖南小公司虽然拿下了项目,却没有能力应对市场的风险和压力,最终败下阵来。 灯具厂也因为选错合作伙伴,没有达到开拓新市场的预期目标,损失惨重。 多年以后,湖南小公司实力开始壮大,他们想要再度与灯具厂合作,重新取得湖南的总代理资格,但是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广州灯具厂再也不肯给该公司机会了。 虽然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是湖南老板与灯具厂老板的私人关系还是因此受到了影响。 湖南老板事后也禁不住叹息:“如果当时我们不拿这个项目就好了,事情不会搞砸,朋友也不会得罪。” 取得地区经销总代理的资格,当然是一次不错的发展机遇。 但是对于湖南小公司当时的状况而言,它还不具备充分运用这一资源的能力,所以当它取得这一资源,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结果。 而当它有能力来使用这种资源时,机遇老人却早已离开。 相对于那位湖南小老板,美国商人亚蒙更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时机。 187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亚蒙像往常一样,坐在餐桌边翻阅当天的报纸。 忽然,一则短消息跳入他的视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正流行家畜瘟疫。 亚蒙看完新闻之后,脑子飞速地旋转着:如果消息属实,这场瘟疫将很快蔓延到南加州和德州,这两大州是美国肉类生产的主要供应地,如果那里发生瘟疫,国内的肉价必定飞涨。 一想到这儿,亚蒙赶紧放下报纸,立即派人前往墨西哥实地调查。 瘟疫流行的消息很快得到确认,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了亚蒙。 在得到可靠情报后,亚蒙认定了这是一次把自己事业做大的良机,立即着手调动资金,大量收购加州和德州的肉牛和生猪,并运往千里之外的东部饲养。 半个月后,瘟疫从墨西哥迅速扩散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 为防止瘟疫进一步蔓延,美国政府严令禁止感染的几个州外运食品。 政府禁令一出台,整个北美肉制品市场供应几近瘫痪,肉类奇缺,价格暴涨。 亚蒙见时机已到,便把囤积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短短三个月时间,净赚900万美元。 这就是把握时机,出手迅速的结果,生意由此迎来的大发展的契机。 一个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时机的选择,一旦把握不好时机盲目做大,结果只能是做无用功。 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段发展,企业才能实现良性的业绩增长。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涨潮时刻,挺立潮头才能走向成功。 被日本人誉为“经营之神”的台湾人王永庆,是一位善于把握发展时机的成功商人,其商业生涯中的几次变向,充分展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王永庆最初是卖米起家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复苏,其中建筑业发展得最快。 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 随后经营木材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王永庆看到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便毅然退出木材行业,重新进入下一个新领域投资。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有纺织、水泥和塑胶等工业。 当时台湾化学工业中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是何义,何义到国外考察一番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他表示不愿对台湾的塑胶工业进行投资。 出人意料的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却主动投资塑胶业。 消息一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 当地的一位有名的化工学家,还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王永庆作出这一大胆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自己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是他向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讨教,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还私下去过日本考察。 王永庆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省,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无疑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大利好条件。 1954年,王永庆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的第一家塑胶公司。 三年后公司正式投产运营,很快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遭遇到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岛内只销出了20吨,很明显供过于求。 按照生意场的常理,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不过王永庆却反其道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做法,使得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纷纷要求退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 精明过人的王永庆,豁出去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自己独资经营的产业。 王永庆每走一步都有自己的打算,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坚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市场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 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量1200吨,发展到现在的100万吨,他的公司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王永庆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后,他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关注自己当初发家的木材行业。 这一琢磨,他又看到了新的盈利途径。 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很好,所以商家大量砍伐树木取其树干部分加工,这样一来,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王永庆心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大有发展前途。 经过细致的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 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的八卦山下矗立起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 王永庆使过去大量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为台湾纤维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凭着台塑、南亚、台化这三大企业,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名。 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然发展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下属16家企业,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近10万人,年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就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衷心钦佩,将他与日本本土的“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比肩,称其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企业的每一次转型,都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机会。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千万别着急。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会高瞻远瞩,仔细分析大势,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他们不会受短期诱惑的影响,而是耐心地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出现。 1995年,杨致远与合伙人在美国硅谷成立雅虎公司,在公司上市前,著名的网景公司曾有意参与收购,但是杨致远和他的合伙人放弃了这个上千万美元的诱惑。 结果,雅虎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头一天,股价就从每股13美元,疯涨至33美元收盘,股票总值高达84亿美元!这既是对杨致远以及合伙人信心和预期的肯定,也是对两人抵制短期诱惑的最好回报。 机遇就是这样,你越是沉不住气、心态急躁就越把握不住它。 焦急会让你失去清醒的头脑,让你无法冷静地思考和决策。 商场如战场,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也不要盲目扩充规模和地盘。 只待时机成熟、很有把握的情况下,你再去想别人没想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胃口要大,眼光要远 井底之蛙的眼中,天空永远只有三尺井口那么大。 而翱翔于九霄的雄鹰,其视野足以俯瞰整个大地。 生意人的胃口一定要大,你要有气吞山河的那股子狠劲,同时在眼光方面放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把一个生产塑胶花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长江实业集团”,其财富秘诀自然有许多,但是“胃口巨大,目光长远”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比如,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此时人们普遍对投资失去信心,香港房价一路暴跌。 但李嘉诚却凭借过人的眼光,趁机低价收购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建造的楼盘。 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楼市复苏时,李嘉诚一下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样的例子在李嘉诚几十年的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 不为眼前形势所动,追求长远利益,是其发现商机的保证,也是他能够不断做大的原因。 从战略上看,如果一个创业者目光短浅,总想着“捞一把是一把”,他是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的。 缺少长远发展的科学规划,缺乏应有的信用和品牌意识,也就不可能维持长久,许多企业“长不大,命不长”的根源也在于此。 眼光长远的企业,会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 因为有了长远的奋斗目标,才不至于失去方向或者半途而废。 长远的目标是企业寻求创新和成长的动力,它能使企业保持开拓进取,并且永不满足。 然而,不少企业的目标并不长远,反而急功近利,什么赚钱搞什么,什么火做什么,今天炒房地产,明天玩股票,总之赌徒的心理很重。 正确的长远目标,应当是根据产业和自身的优势,确定在某一个行业取得怎样的成就。 只是以虚空的“赚钱”作为目标,很容易导致企业做出一系列错误的短期行为。 企业目标应当是一种远景规划,比如,四川希望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微软的目标就是让全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个办公室都能使用微软软件。 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长远的目标。 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日本的索尼,德国的奔驰等世界著名企业无不将自己放置在一个宏伟的远景之中。 甚至一些中小公司的创始人,也都有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战略规划。 可以说,没有明确的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就不可能成功。 当初杉杉集团把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时,公司的许多人并不理解,但是杉杉总裁郑永刚说:“我们要的就是上海这个大环境!我们在宁波做这么大,当地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政策上的扶持,比如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等。 这些扶持,对企业的眼前利益可能有好处,但就长远发展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种“吃小灶”行为,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在制造不公平的竞争氛围。 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 在上海,我们得不到什么照顾,生产成本也变高了,但是上海却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在信息、人才、研发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 有了这个环境,我们做项目就会更加游刃有余,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郑永刚的长远决策,使得杉杉集团搬迁之后,从单一品牌发展到现在的13个经营品种,资产规模也从18亿元增长到42亿元。 同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样的商机,目光长远的人能够看见,鼠目寸光的人却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将商机拱手送人。 20世纪80年代末,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胃药,取名为“迪乐”。 当时,该研究所急需一台制剂干燥机,但是苦于没有资金,就对外宣布:谁能提供价值3万元的干燥机,谁就可以作为“迪乐”的共同研制者,获得生产权。 武汉市一家制药厂,与医药研究所是邻居,他们最先得到这一信息,但是厂里决策层在“花3万元是否划算”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几年后,广东“丽珠”制药厂得知了这个信息,他们通过分析“迪乐”的药理性能,结合自己厂的生产设施和技术条件,判断到该药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于是厂领导决心抓住人家放弃的商机,亲自赶到武汉,以40万元的高价获得了这种药的生产技术和新药证明书,并将原来药名“迪乐”改为“丽珠得乐”,迅速加以投产。 在第二年,“丽珠得乐”的产值便达到了12亿元。 同样,新加坡丰隆集团主席郭芳枫,也是一位著名的战略高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郭芳枫预见到战后人们会重建家园,建设物资必将奇缺,就立即投入资金,收购战争剩余物资,比如五金、建材等等。 后来的情况如他所料,五金建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通过战争物资的交易,郭芳枫获得了巨大财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