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把发大财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超值金版-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


    第(2/3)页

    有一次,某地发大水,一个人家里进了水。

    就在水马上就要漫过他家的门坎时,一位好心的邻居表示,他可以开车拉这个人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但是,这个友好的提议遭到了此人的断然拒绝,理由是上帝绝不会袖手旁观。

    随着水面不断升高,他不得不爬到了屋顶上。

    这时,一条小船驶过并表示可以把受难的老兄带到安全的地方。

    提议再次遭到了断然拒绝,理由仍然还是对上帝的信念。

    水面还在不断升高,已经漫过了屋顶,眼看这位老兄就要一命呜呼。

    就在此时,一架直升飞机飞过,并抛下了一根绳子来营救几乎已淹在水中的老兄。

    但是,他又一次断然拒绝了营救,拒绝去抓住救命的绳索,理由同样是对于上帝的忠诚信念。

    就在死亡即将来临之际,这位老兄绝望地抬起头,对着上天呼喊道:“上帝呀,我如此忠诚地相信你会来拯救我。

    可是,你为什么没有呢?”

    突然,一个来自天堂的声音说道:“你究竟想让我怎么做?

    我派去了一辆卡车、一条船、甚至一架直升飞机!”

    有一句名言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不妨将范围再扩大一些:行动是成功之母。

    因为失败也应当包括在行动的范围之内,只不过是失败了的行动。

    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

    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我们甚至计划着某种非凡的事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

    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罗伯特曾经说道:“积极的人生构筑于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之上--而不是那些我们不曾接触的事情。

    永远不要忘记,构筑人生唯一的原材料便是积极的行动。”

    1968年,在投资美国运通公司过后没几年,巴菲特成为依阿华州格林内尔市的格林内尔学院理事,那时该学院流动的捐赠基金大约有1200万美元。

    不久,巴菲特就向该学院提出了几条很好的投资建议。

    第一条:尽快行动起来;第二条:如果其他什么人拥有你想要的东西,那么就买他们公司的一部分股票。

    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就不会成就今天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行动在人们之间区分了穷人和富人。

    艾德·佛曼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对那些不愿采取实际行动的空想家进行了细致刻画: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会从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那时,我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有一天,在偿清所有贷款之后,我的财务状况会走上正轨,孩子们也会长大,那时,我将开着新车,开始令人激动的全球旅行。

    总有一天我将买辆漂亮的汽车开回家,并开始周游我们伟大的祖国,去看一看所有该看的东西。

    总有一天……

    这些可悲的人最终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并在实际生活中扮演者穷人的角色。

    如果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窘况,那就是毫不迟疑地行动!

    一个叫莉莲·卡茨的美国妇女十分清楚这一点。

    在她还没有成为富人之前,就认识到,财富不会无缘无故从天而降,只有采取行动才能捕捉到财富。

    莉莲利用结婚时亲朋好友送给自己的贺礼中攒下的2000美元,在一本流行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小广告,开始走上了推销自己个性化的汉堡和减肥食品的道路。

    一年后,订单源源不断,莉莲·卡茨的业务不断壮大,已经从当年的目录直邮公司,发展成为现在的lvc国际集团,年销售额高达数亿美元,每周需要处理的订单超过30000份。

    有上千名员工与莉莲·卡茨为了公司的美好前景而努力。

    莉莲·卡茨的成功正是因为她没有守株待兔,而是以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今天还是明天,对于那些还沉浸在幻想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的穷人而言,依旧是一个问题。

    但是,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并已经打算为此而奋力前进的话,则是一个明确地告诫:你必须从今天,从现在开始就采取行动,去制定目标和计划,并努力去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用钱去投资,而不是抱着钱睡大觉

    在美国有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叫做《穷爸爸与富爸爸》,故事里讲的富爸爸没有进过名牌大学,他只上到了八年级,可是他这一辈子却很成功,也一直都很努力,最后富爸爸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那数以千万计的遗产不光留给自己的孩子,也留给了教堂、慈善机构等。

    富爸爸不光会赚钱,在性格方面也是非常的坚毅,因此对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从富爸爸身上,人们不光看到了金钱,还看到了有钱人的思想。

    富爸爸带给人们的还有深思、激励和鼓舞。

    穷爸爸虽然获得了耀眼的名牌大学学位,但却不了解金钱的运行规律,不能让钱为自己所用。

    其实说到底,穷与富就是由一个人的观念所决定的,但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有的有钱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用钱去投资,而不是抱着钱睡大觉。

    正确投资是一种好习惯,养成这样习惯的人,命运也许从此改变。

    而那些拥有了财富就止步的人,将会重新回到生活的原点。

    提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有钱人,大家肯定不约而同地想到“万元户”。

    在那个年代,听到“万元户”三个字简直如雷贯耳,能拥有1万元钱简直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称。

    当时,一万元钱是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时光飞逝,到了今天,1万元可能只是一些中等白领1个月的收入而已……

    如果按照银行存款税后利率2%算,而年通胀率按照5%算,那么如果把钱存到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就已经成为负值。

    这就是说,假如储户将10000元存进银行,10年后10000元钱的实际价值就变成了7374元,储户的本金等于损失了26%!

    一个人如果不养成正确投资的好习惯,让钱在银行睡大觉,就是在跟金钱过不去,就是在变相削减自己的财富。

    有很多人辛劳一生,到头来却还是穷人,就因为这些人不会把钱变成资本。

    可以这样说,穷人都不是投资家,大多数穷人都只是纯粹的消费者。

    要想不再做穷人,就不但要努力挣钱,用心花钱,还要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主动猎取回报率能超过通胀率的投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钱财不缩水,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财富目标,才能过上更好地生活。

    不过想投资首先还要会投资,投对资。

    同样是一套房产,购买者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卖出,同是一套房产,购买者的不同处理方法就可以改变这套房产的价值。

    同样是花钱,有时可能是投资,有时又可能是消费,关键就要看花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不断挣钱,还是单纯就为了花钱而花钱。

    假如你花钱购买了一套房子,目的是为了让房租流到自己的口袋,那购买这套房子就是投资;如果购买这套房子,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那它就变成了你的消费。

    有钱人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钱变成资产;而穷人却总会心甘情愿的享受消费的乐趣。

    追其根本,无非就是思维观念的不同。

    没钱人低头劳动,有钱人抬头找市场;没钱人用心挣钱,有钱人用心投资;没钱人空手串亲戚,有钱人慷慨交朋友;没钱人伸手领工资,有钱人考虑发工资;没钱人等待被选择,有钱人细细选择别人;没钱人学手艺,有钱人学管理;没钱人听奇闻,有钱人创奇迹。

    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怎么投资?

    多年之后,他将依然是穷人;有的人说:我很穷,所以我必须投资。

    几年后他将成为有钱人。

    现实中不少人因为没有钱,所以什么都肯做,从无到有,聚沙成塔;现实中还有很多人由于没有钱,因此什么都不肯做,只能贫困一生!成功者的投资者都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精神的人。

    富有与贫穷,往往只不过是一念所致。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贫穷蔑视投资的思想。

    长期的贫穷会消磨人的斗志,封闭人的思想,使人变得麻木而迟钝。

    思想上对贫穷的退让,会引起行动上对改造贫穷的失败,最终会一生与贫穷伴随。

    只有那些崇尚财富,不向贫穷低头的人才会得到财富的垂青,才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举世闻名的有钱人是如何投资的,看看他们都有怎样的投资观念。

    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

    两人坐得很近。

    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

    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就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鱼饵没有,心有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你吓走才怪,你又怎么会钓到鱼呢?”

    有一句话:“心态决定命运。”

    同样,心态也决定你追求财富的成功与否。

    只有对财富的渴望和狂热是没有用的,要用平和的心态去了解它,善用它,而后才能拥有它;否则就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心有急躁,情绪不断变化,结果只能把鱼吓走。

    追求财富,必须先了解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努力,这样才有把握。

    如果只羡慕别人的成就而不去了解人家成功背后的故事,这样,你一开始就输了一半;此时若不知检讨,只懂嫉妒和自怨自艾,那样,财富只能离你远去了。

    这样丢掉财富是最不应该的,因为你并不是输于天资或技术或努力,仅仅一个心态就会导致天壤之别。

    所以,千万别让财富在你心乱中溜走,要以积极的心态抓住它。

    走捷径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他必须走出去,不论中途遇到何种障碍,都必须继续下去,否则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致富的捷径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用积极的态度去追求财富。”

    当你确实以积极的态度思考,自然会有所行动,达成你所有正当的目标。

    乔治·哈姆雷特曾在伊斯诺州的退伍军人医院疗养,他的时间很多,但是除了读书和思考之外,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他懂得思考的价值,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乔治知道很多洗衣店,在烫好的衬衣领加上一张硬纸板,防止变形。

    他写了几封信向厂商洽询,得知这种硬纸板的价格是每千张美金4元。

    他的构想是,在硬纸板上加印广告,再以每千张美金1元的低价卖给洗衣店,赚取广告的利润。

    乔治出院后,立刻着手进行,并持续每天研究、思考、规划这一构想。

    广告推出后,乔治发现客户取回干净的衬衫后,衣领的纸板丢弃不用。

    他问自己:“如何让客户保留这些纸板和上面的广告?”

    答案闪过他的脑际。

    他在纸卡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白的广告,背面则加进一些新的东西--孩子的着色游戏、主妇的美味食谱、或全家一起玩的游戏。

    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店的费用激增,他发现妻子竟然为了搜集乔治的食谱,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衬衫送洗!

    乔治并未以此自满。

    他野心勃勃,要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他把每千张美金1元的纸板寄给美国洗衣工会,工会便推荐所有的会员采用他的纸板。

    因此,乔治有了另外一项重要的发现,给别人你所喜欢及美好的事物,你会觉得得到更多!

    缜密的思考和规划为乔治带来可观的财富,他认为一段独处的时间,是招徕财富必要的投资。

    乔治这样说--不论你是谁,不管年龄大小,教育程度高低,都能够招徕财富,也可以走出贫穷。

    各行各业的人士,都不要低估思考的价值。

    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思考!即使你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研究、思考及规划,也能致富。

    让金钱流动起来,多一份投资就多份收入

    你可以种下一颗种子,不断施肥浇水,培育它长大。

    这个办法也可以套用在金钱上。

    我们都知道,你每用一次钱,便是在助长现金流,它会加倍地再回来。

    借由偿付借款,你便是让金钱流向薪金及红利。

    每一次你只要已经感到经费不足时,就花掉一些。

    我们在前面的现金流一节中已经分析了这个问题,往往善于投资的高财商的立体人,更容易创富,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懂得怎样运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和赚钱。

    乔·史派勒有一本书叫《动手来种钱》,书中他提及了一个只剩下1美分的人,这个人正准备开始一次用掉1美分时,他突然改变了想法,他把钱换成美金的铜币,他心里告诉自己每次他花掉钱时,就要让钱再以10倍或更多倍的数量再回到手上。

    这种方法的确奏效!这个人最后终于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成了一个富有的人。

    金钱是包装起来了的能源--让它流动吧!这种能源是独一无二的。

    你可以将它送到遥远的地方,去协助一个你信赖的计划;同时你可以待在家里做你最喜欢的事。

    你可以说,金钱是一种可即刻深缩的能源,你只要加进一点爱,并将它送到该送的地方,它就可能为你带来更多的财富。

    有些人担心拥有过多,于是他们将钱储存起来。

    如此除了阻断流量,还会有什么好处呢?

    有人说:“我是在未雨绸缪。”

    真的!即使你已经可以买得下一个“雨天”,你就会去买吗?

    如果你已经为了一个“下雨天”准备妥当,你会进一步为自己在大脑中所规划的--雨季而准备!

    詹姆斯和恩里克是关系很好的同学,他们毕业后相偕到同一家公司上班,由于他们所学的专业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在公司里担任职位的也类似,他们领取相同的薪水,两人节俭的程度也差不多,因此每年都能存下一样数额的钱。

    所不同的是两人的理财方式,詹姆斯将每年存下来的钱存在银行,恩里克把存下来的钱分散投资于股票,两人共同的特色是不太去管钱,钱摆到银行或股市就再也不去管它们。

    40年后,恩里克成为拥有数百万的富翁;詹姆斯却依然只有几万元的存款。

    数百万财富在当今的社会中,可以称得上是富翁,但是每次提到几万,就会引起笑声。

    原因是现代的“几万”已成为了“无壳蜗牛”的代名词,几万的财富现在称得上是贫穷人家。

    詹姆斯眼见旧时的同学兼同事,40年来薪水收入相同,节俭程度相同,最后竟然能成为百万富翁。

    反观自己,在同样条件下,赚相同的钱,省相同的钱,最后连一间房子都买不起。

    直接的反应是:“他一定是贪污!”

    或是“他一定是中过什么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