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年的“上海滩皇帝”杜月笙,刚开始做小弟的时候,每次分赃后都把自己领到的钱拿出一部分分给身边的兄弟。 黄金荣感慨地说:“了不得,上海滩的天下早晚是这小杜子的。” 果不其然,多年以后这句话应验了。 在职场上,和同事和上司说话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绝不能在背后拿别人的缺点和问题说事,即使是得罪过自己的人。 常言道:“言及莫论人非”,职场上却要做到“言及莫论人”。 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向错误的对象说了一句正确的大实话,恐怕会后患无穷。 最为安全的做法,还是不拿他人作为话题。 如果有同事将隐私告诉你,说明对方已经信任你,你们之间的友谊肯定要超出其他同事一截。 如果他在别人口中听到了自己的隐私,便会认定是你出卖了他,于是在心里“骂你千遍也不厌倦”,并为以前付出的友谊和信任后悔。 因此,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或者他人的隐私,这是巩固职业关系的基本要求。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没有哪个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你的人缘也会大打折扣。 2.合群至上,不做“孤胆英雄” 刚步入社会的穷人家孩子,难免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许多年轻人总是习惯于游离于“人事”之外独行侠式地闷头做事,其结果往往是屡屡受挫、不受欢迎。 由于不懂得合作,不晓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失去难得的机遇,还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苦酒都是自己酿的,当你羽翼尚未丰满、潜力没有转化为能力时,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俨然一副领导模样,对周围人指手画脚或者像个“愤青”一样瞧谁都不顺眼。 说话不要太冲,脾气不要太大,要求不能太高,“你以为你是谁”,当生活赐予你机会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和感恩,不要因为错误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你总是“跳来跳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罗尼克认为:“成功,需要你投入可观的时间钻研业务,并得到众人的溢美之词和赞赏。” 缺少他人的认可,你的才能便毫无意义。 有的人为了突出自己,经常无端批评、贬低别人,把功劳全揽于自己身上,这样的人很难与别人继续合作。 著名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说:“事业上的成功,20%是基于你的专业能力,80%要靠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与人合作的品行。” 做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他人的帮衬。 许多时候,机会不是你争取到的,而是大家给你的。 不要小瞧了人际关系的力量,在世上与你同等条件的人才多得是,自以为聪明的人实际上最为愚蠢,必须要树立“让大家帮助我成功”的理念。 “顶夸克”,这项物理学的重大发现是由两个实验组的800多人携手完成的;windows2000的产品研发是由超过3000名软件工程师和软件测试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 如今,成功者既要有一流的个人能力,也要具备一流的人际合作能力。 一滴水放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个人能力的实现,注定离不开人际环境。 不管你是做学术研究还是从事高度竞争的职业,人际关系都与你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任何想单打独斗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在痴心妄想。 古人说得好:“下智者用己之力,中智者用人之力,上智者用人之智。” 单靠一个人的脑袋孤军奋战,再怎么聪明也没有合几人之智来得快。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如果没有保罗·艾伦、史蒂夫·鲍尔默等一批帮手的鼎力相助和手下那些聪明绝顶的软件工程师,微软根本不可能成为it业的龙头老大。 你与同事、上司及下属的关系,决定你未来的发展。 除非你与别人有着良好的关系,否则任何知识技能都不足以使你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发挥自如。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人相处时做到:不主动侵犯某人利益,不去和某人计较小事;尽量站在某人立场上考虑其感受;认真了解每个人,不低估任何人的价值;虚心向人请教或寻求帮助,注重礼尚往来。 一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个激发潜能的和谐氛围,你的职业之路便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3.给老板结果,业绩是“钱途”的筹码 好莱坞电影《甜心先生》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橄榄球明星在电话里对他的经纪人大声吼:“让我看到钱。” 这其实是老板对所有员工的心声。 当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经纪人被炒鱿鱼离开公司时,他问全公司的人:“谁愿意和我一起走?” 鸦雀无声,只有一个暗恋他的花痴的女人站出来说:“我愿意……可是,三个月后我就能升职了。” 虽然她最后还是跟着汤姆·克鲁斯走了,但是这毕竟是电影情节,现实中谁愿意舍弃即将升职的单位,跟着一个前途未知的穷小子混呢? 现实一点吧,“让老板看到你给他赚的钱吧”。 做出好的结果,就是穷人家孩子赢得老板赏识、加薪和晋升的筹码。 每个老板都渴望那种遇事不上交、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的人。 一家全球500强公司的总裁这样说:“对于业绩出色、执行力强的人,我愿意为他付出任何他想要的待遇。” 给老板结果,不是光说“报告老板,我干了”那么简单。 好莱坞电影《时尚女魔头》中,梅里尔·斯特里普扮演的著名时尚杂志社主编米兰达,对新人的要求简直可以用“残忍”来形容:要求你的事,必须做到,不管用什么方法。 最初,安妮·海瑟薇扮演的新助理安德丽娅被折磨得快要崩溃,差一点就辞职不干,一位好心的设计师前辈提醒她:“你没有资格挑剔上司,作为下属,你的工作就是执行。” 安德丽娅茅塞顿开,后来主编让安德丽娅想方设法弄到《哈利·波特》未出版的手稿给女儿看,她奇迹般地做到了。 在这位挑剔上司的“野蛮调教”下,安德丽娅迅速成长为“无所不能”的助理,职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当时机成熟她去自己喜欢的报社应聘时,这段经历成为她宝贵的财富。 完善到位地执行老板的命令,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到最好,不但能赢得老板的赏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你克服困难的能力。 不要总给自己完不成任务找借口,借口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想得到老板的器重,只有全力以赴,把“信送给加西亚”,当然别忘了把“回信”捎回来。 任务到手后要马上行动,不要推到明后天;把新任务和整体项目纳入计划,即使是五分钟内能完成的事也要罗列出来。 越是重要的任务越要理清头绪,分出步骤,这样执行起来才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尽善尽美是一种要求,但不能固执于细节,力图把控工作的进度。 当你确定不能独自完成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帮忙,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可以借的,只要能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个努力就是值得的。 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要泰然处之,老板大都欣赏那些面对危机不动声色的人。 4.说话谨慎,不能“想当然” 在职场上,说话和做事不能想当然。 不动脑子、过于轻率的表达,会让你后悔莫及、吃尽苦头。 “想当然”是害人的,在你不了解真相或者在不冷静的情绪下做出的任何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严重的还会破坏人际关系。 比如单位里调来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专门派来整顿业务的。 你觉得这下可好了,努力做事的人能得到提拔和重用了,于是你就在新主管面前积极表现,与那些成天“混日子”的人划清界限。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似乎跟前任一样毫无作为。 你很失望,也开始自暴自弃地磨洋工、混日子,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发泄不满。 一晃半年多过去,就在所有人都得出新主管“换汤不换药”的结论时,这个平时看起来一脸笑呵呵的“头头”却痛下狠手把所有不干活、业务不行的人统统开除,能干者直接获得晋升。 当你在“下岗”名单上不幸看到自己的名字时,立刻追悔莫及,主动找主管解释,谁知道主管这样回答你:“小陈呀,我刚来的时候,你的表现不错,业务也很强,后来不知怎么你不好好干了,可能是你看到我不愠不火、无所做为的管理态度有点失望。 其实,我这样做正是为了去伪存真、分清泥沙和金子,不能想当然地拍脑袋决定一个人的去留,如果刚来的时候,我就大刀阔斧地‘严打’‘整风’,相信那些狡猾的‘墙头草’早就伪装成另一副模样了……不管怎么说,你的这种工作态度是要不得的,希望你在下一个单位工作里,能好好干!” 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你能不后悔吗? 事实上,当你不能明确判断出谁是“好领导”,谁是“坏领导”,谁是“好同事”,谁是“坏同事”时,千万别轻易草率地得出定论。 说话不要轻率,做事不能想当然,工作更不要全凭主观。 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老张看起来一脸忠厚老实,也许人家背地里是最“奸”最坏的;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胡处长是你的老朋友,就会对你格外关照;不要想当然地以为吴总对你的印象不错,就一定会提拔你;更不要以为你跟王姐的关系不错,就能随便地开玩笑,而人家不会跟你翻脸……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时间”检验真相会特别准确,谎言说多了早晚会让人看出。 想真正看透一个人,就要你长期冷静地观察他,不要在见面之初就想当然地凭主观印象得出结论,因个人好恶发生认识偏差,会使你很容易犯下可怕的错误。 多长时间能“看透”一个人呢? 这没有固定的标准,完全是因人而异,有的“假面具”可能第二天就会被你识破,有的人却要交往十多年后才显露出真实嘴脸。 虽然世上还是好人多,但是别忘了“职场如战场,利益是根本”这句话。 别只顾真心实意地“一头热”,宁可冷静地退后几步,给自己一些判断时间,起码这样你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职场上,不能完全相信眼前看到的人和事,说话要小心,做事要谨慎,避免出乱子、惹麻烦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与“想当然”和急脾气说再见,你才能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避免犯低级错误。 5.跟同事保持恰当距离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不仅适于男女之间的感情,同样适用于同事之间的交往。 再好的夫妻相处久了都难免会产生矛盾,同事之间也一样,如果整天泡在一起,很容易发生冲突。 况且同事之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竞争性,最好还是退后一步,保持“安全”距离为好。 喜欢羽毛球的朋友都知道,曾经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上两夺女双金牌的葛菲、顾俊,是世界羽坛难得一见的“黄金搭档”。 从1996年至1999年,她们在国际比赛中配对双打从未输过一场比赛,连胜场次竟然超过100场!尽管两个人的特点和球风都不一样,但技术的互补使得这对组合技术全面、相得益彰,既有力量又不乏细腻,比赛时的默契程度更是令人赞叹。 这对号称“无敌”的拍档,虽然在球场上共同训练十几年,在场外却是私交甚少,不仅不住在一起,私底下竟然只一起吃过一次饭。 这是教练组故意安排的,生怕两位性格迥异的姑娘由于脾气秉性的不同,相处过于亲密而发生矛盾,继而影响比赛成绩。 现在看来,教练组的做法是正确的,由于在生活上极少来往,避免了这两个“性格天壤之别”的女孩发生种种矛盾的可能,保证了两人在比赛场上珠联璧合、锐不可当。 葛菲、顾俊的成功对职场信任的启示是:与同事相处,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 只有在生活中“冷处理”,在工作上“热交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毕竟,在职场上,工作和利益是第一位的,能否成为朋友倒是次要的。 表面上,同事之间是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但是一旦涉及金钱和利益就不好说了。 “同事”是以赚钱和事业为目的走到一起的人,尽管比陌生人多一份温暖,但终究不如哥们之间有着互相帮衬的道义,离开办公室的一亩三分地,谁还不是自己顾自己? 因此,如果不想和同事的关系发生错位或者变味,除了保持适当距离外,也不要随便管同事借钱,也不要轻易借钱给同事,一旦出现问题,不仅关系会闹得很僵,还会影响你的形象,影响个人发展。 6.会说更要“会听” 古希腊有句谚语:“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 最好的职场经验其实是“少发言,用心听”。 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爱说话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上天赐予人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废话。 学会了倾听,能让你获得有益的职场信息。 不久前,李云明被云南某运输公司聘为销售经理,新官上任之初,李云明对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了解甚少,恰好有位销售人员向他汇报工作情况并征求具体建议,李云明笑着说:“小许,以你的经验,怎么看这个问题?” 小许看领导重视自己很高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李云明从小许的话里听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心里了解个大概,凭借多年的销售经验,迅速想出一套可行性方案。 经过这样一番倾听式的业务磨合,李云明很快上手,并得到手下销售人员的一致认可。 在担任新职位之初,常见方法就是倾听,通过手下人的分析,迅速熟悉业务,度过新官上任后的第一关,同时也拉近了自己和员工的距离,赢得了好人缘。 倾听,看上去是被动的交流,实际上却能“以不变应万变”,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倾听时,务必要保持专注认真的态度,以谦逊的姿态与人沟通。 对别人的话,要持一种精神饱满和感兴趣的态度,你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如目光接触、姿态放松、某种专著的神情)建立一种积极的氛围,增强对方说话的安全感;在心里反馈对谈论内容的看法,总结说话者的内容,以确认你完全理解他的话;肢体语言力求积极,面部表情要热情,激发其讲话的兴趣,不能只是机械式地点头或者是不理不睬,不时运用简短的应答话语(如“嗯”、“对”、“没错”、“是”、“我明白”),来认同对方的陈述,促使谈话继续进行,加深倾听信息的接收量;保持必要的耐性,让对方陈述完整,不随意插话打断其完整的叙述,等到对方说完后再与其沟通;不能做毫不相关的事儿,如玩弄手里的笔、频繁的踮脚、做某些不雅的小动作。 不宜过早得出结论或者轻易判断,轻易说出结论。 有经验的职场人都知道,言多必有失,给客户下订单时,对方出现沉默,你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说什么。 相反,你要给顾客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作决定。 7.马屁会拍,与上级沟通到位 初入职场,许多穷人家孩子对上级或老板多少有点畏惧心理。 有的人一见到上级就浑身紧张,说话语无伦次,战战兢兢,有的人甚至大老远看见上级,就马上绕道而行。 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没事多与上级无障碍地聊天和沟通,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好处。 对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大城市的2000名主管进行的调查显示,2/3的主管表示他们解雇员工的原因,是因为该员工无法与上级或同事愉快相处。 也就是说,身为员工无论你的能力如何,无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都会令自身发展受限。 与上司沟通不是刻意接近、过分戴高帽,这样沟通不仅效果很差,潜在风险也很大。 一旦给上级留下华而不实、光说不练甚至说话恶俗的印象,惹得上级生气,后果自然会相当严重。 因此,穷人家孩子要学会与上级进行“无风险”沟通。 原则上,你应该多与上级进行业务上的探讨,以此了解上级的基本想法以及公司最新的信息和动向,这会为你提升工作能力提供很好的参考,少走弯路。 从上级的角度看,企业的发展是靠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的,他自然希望每个员工主动与其交流,贡献个人智慧或者通过思想互动迸出灵感火花。 对于自负的决策型上级,我们没有必要与其“较真”,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无需固执己见,非要说服上级认可。 多与上级沟通,能从其身上学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人家之所以能成为你的上级,总有比你强的地方。 聪明人早就该主动接近上级,留意他的一言一行,了解一名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经验,其过程无非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等你以后成为别人的上级时,才能激发手下团队创造出更大业绩,在管理团队方面也会更加到位。 奥普电器董事长方杰,在澳洲留学时选择在澳洲最大的灯具公司打工,每次有机会与上级一起参加大型商业谈判时,都会在兜里偷偷放上一支录音笔,将谈判内容一字一句录下来,回家后反复揣摩和学习老总是如何谈判的。 几年后,方杰成为澳洲第一商务谈判高手。 只要你肯主动与上级沟通,一定能有好果子吃。 上级终究是上级,他与普通同事不能相提并论,与其安全对话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尺度。 不同的上级有着不同的性格、脾气,你要因人而异,了解上级有哪些沟通方面的特点。 一般来说,下面的“共通原则”是你首先需要记住的: (1)沟通无需刻意,时间不宜过长,语言简洁为主。 身处管理层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点:人忙事多、时间宝贵、情绪多变、讨厌做作等。 如果上级看你是刻意与他聊天、没事找事、没话找话,并且说些不靠谱的话题,就会态度冷淡、等你灰溜溜地离开;如果上级的心情不好,你还看不出火候,侃得不亦乐乎,难免会收到“逐客令”。 即使上级心情不错,你也不宜长篇大论、婆婆妈妈,最好使用简洁的语言与上级进行短时间的交流,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时刻尊重上级的感受、注意上级的情绪反应,不仅是基本的礼貌,也是拉近与上级关系的最有效方式。 (2)沟通态度不卑不亢。 不可否认,上级都喜欢员工对他产生景仰或者敬畏的态度,但是不卑不亢的态度却能让上级对你尊重。 有举重若轻的大家风度,上级才会觉得你是可培养之才。 无论你的职位多低,都要让上级感受你的礼貌、友善和诚意。 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以不屑的口吻对上级说话。 (3)倾听多于自我表述。 与上级沟通,重要的是先了解上级的观点,而不是急于发表个人见解。 有些上级很喜欢主导话语权,等自己说够了才留给你发言的机会,因此中途贸然打断他会使其不悦。 以足够耐心听上级说完后再发言,才会令上级满意。 倾听上级说话时,态度不要怠慢,多用“嗯”、“对”、“是”、“没错”等语气词,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地听。 (4)切忌在上级面前贬低别人。 千万不要为了标榜自己而有意无意地贬低同事,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其实最为上级所不齿。 与人沟通时先要把自己放在一边,尤其当你表达不满时,一定要记得一条原则:对事不对人。 (5)有意识帮助上级分担难题。 与上级沟通,最佳的结果是彼此互助。 你应该谨慎、敏感地关心上级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上级所需的建议或者帮助。 当然,也可适时求助上级的帮忙,因为一个人在协助他人展现能力时会产生愉快的自豪感。 通过相互帮助,既满足了上级的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也能令你从中受益,岂非一举两得? (6)听出上级的“话外音”。 有时候,上级会借着与你谈话之机,了解一些情况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这个时候你就要听出上级的真实意图。 比如当公司内部两个上级针锋相对时,一方找你聊天,言辞隐讳地说“我一直很看好你呀”,这时候你要明白人家是在试探你、拉拢你。 如果你觉得这颗“大树”值得一靠,当即表明态度,顺应对方意愿;如果形势不好判断,要保持中立态度,不轻易表态或者装糊涂,前提是不得罪这位上级。 有些说话大咧咧的上级,会牢骚甚多,抱怨某人做事不力,这时候你要保持沉默、不表态,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不会伤害别人。 (7)少向上级讨说法。 在复杂的职场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可言。 你不可能要求上级在有些事情上一碗水端平,要学会适应上级的特权。 如果不知道高低深浅,受点委屈就想跟上级求个公平、讨个说法,下次吃亏的依然还是你,况且有时候你所了解的,不一定能成为申诉的理由。 如果你喜欢“路见不平”,与上级交流时替别人抱不平,那么你很少会有“好报”的,情况严重时还会被“打入冷宫”。 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最重要的,等你深入了解了公司的文化,慢慢熟悉了上级的行事风格后,就能从容应对了。 在利益纷争的职场中,与上级说话时要用脑子听话、用眼神沟通,既不能把上级的话不当回事,也不能把他们的话太当回事,执行起来要有弹性,该糊涂时一定要糊涂。 说到底,与上级“无风险”沟通,就是在不得罪上级的前提下拉近与上级的感情,为将来事业的发展铺路。 上级并非你想象中的那样“可怕”,只要你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告诉上级,他一定会给你提供更好的建议,令你的思路豁然开朗。 8.利用空闲时间,加速进步 “时间就是商品”是犹太人的格言,用时间换金钱,用效率换回报,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穷人家孩子初入职场,就要抓紧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多学习多积累,快速提高自己,确保不被淘汰。 想通过工作来挣得前程,就要把点点滴滴的时间看成是浪费不起的稀有财富。 一个人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即使每分钟能读200字,15分钟就能读3000字,一个月就能读90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就达到108万字。 如果每本书平均约10万字,一年他就可以读11本书。 这个数目是比较可观的,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每人的年阅读量。 每天看书15分钟,看似简单实际上能坚持一年而不间断的人很少很少。 为什么柏拉图能成为柏拉图,因为苏格拉底让学生们做晃胳膊的简单动作,只有他能够长期坚持下来。 这样意义不大的事他都能坚持下来,更何况是做正确的事呢。 有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善于把隐藏的时间找出来,用于工作、学习和进步。 真正聪明的人会精打细算、守财奴一样地算计着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把一年的有价值时间变成13个月,nba著名球星凯文·加内特,从小就习惯于把空闲时间都花在打篮球上,他白天一边上学一边打零工,傍晚时分开始练球,直到凌晨被父母骂回家。 如今即使功成名就、球艺精湛,加内特也每天晚上坚持做2万次跳投,几乎风雨无阻。 美国著名自行车运动员、“环法七冠王得主”兰斯·阿姆斯特朗,他在上学时的时间表是这样的:早晨5点钟起床,6点钟走出家门;6点30分到7点做热身运动;7点至9点半进行日常的自行车训练;10点钟在学校上课,16点下课;16点到19点之间在体育馆继续训练;19点到23点在家做功课,最后上床睡觉。 在别的孩子早晨睡懒觉时,阿姆斯特朗已经开始了训练;当别的孩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时,阿姆斯特朗已经结束训练,骑车回家开始补上一天的功课。 20岁那年,他赢得了全美业余自行车组的冠军。 教练在评价他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有能力把握每一天的时间。” 时间就是加速你进步的最有力武器,成功者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懂得如何算计时间。 穷人家孩子必须学会用分秒计算时间,唯有如此,才能迅速在职场站稳脚跟。 高效利用时间,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没有时间观念、毫无头绪的工作,将使你事倍功半。 职场里,多数人都在做着低效率、低效能的工作,至少浪费全部工作时间和精力的50%。 而你只要将工作效率提高到标准的10%,就能增加约10倍的收入。 坐车、走神、开无聊会议、跟老婆怄气、焦虑、看肥皂剧……这些看似零散的时间,其实都可以用来做那些“没有时间做”的事。 努力做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再休息,远胜过把今天该做的事推到明天。 不要总抱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多反省一下你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老板雇你是为了创造价值,如果用同样的钱雇别的人,人家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干得比你多,老板怎么会器重你? 因此要学会高效工作,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如果一开始不上手,效率比较慢,不妨利用宝贵的时间恶补一些工作方法,使自己的业绩不至于太差,然后再慢慢提高自己。 第(3/3)页